栏目主编推荐:①真正的「爱女」,《恋与深空》做到了 ②Alo Yoga 凭什么抢走 lululemon 的用户?
【SocialBeta 营销周报】精选每周平台要闻、报告数据、案例以及栏目主编荐读,旨在为处于剧变当中的营销从业者和品牌操盘手提供更具启发式的内容和观点。
文末扫码添加 SocialBeta 趋势小助手微信,备注【0727】,获得本期部分精选报告合集。

栏目主编推荐
①真正的「爱女」,《恋与深空》 做到了

推荐理由:在今年 BW 2025 的现场,《恋与深空》举办了一场线下婚礼策划,将游戏中的「他」带到了现实,引发热议。过去几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恋与深空》通过持续做深「被爱包围」的体验,成为乙游市场中的独特存在。而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它在给予女性用户陪伴感的同时,基于她们对于被尊重和认可的需求,真切地围绕「幸福感」的感知,通过联名、播客企划等动作不断款游戏内容的边界,进而建立起长情的情感认同。

②Alo Yoga 凭什么抢走 lululemon 的用户?

推荐理由:最近,Alo Yoga 亚洲首家品牌旗舰店 Alo Dosan 正式落户韩国首尔。尽管还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在此之前,Alo Yoga 已经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呈现「未进先火」的势头。品牌缘何获得如此之多的关注?SocialBeta 在本文中,回溯 Alo Yoga 在产品、社媒及明星营销上的策略,尝试拆解它在中国中高端运动服饰市场中的发展机会。

值得一看的数据报告
①当代年轻人,正在逐帧学习人情世故——2025 大社交趋势报告

袤则咨询发布《2025 大社交趋势观察报告》。自 2020 年起,到今年该系列报告已进入第六个年头,旨在通过各种文化趋势,揭示每年更替的社会文化心态变化脉络。



大我至 AI:随着技术进步,AI 逐渐从工具属性深入到情感领域,和个体的拟合程度越来越高,某种程度上形成「超绝回音壁」。在回声宇宙下,品牌需要将所有人、机构、AI 都纳入参与者的预期范畴,并且在广告中不再强调「说服」而是「加强」,成为帮助他们参与讨论的「社交货币」。

跨文化爆点:普通民众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跨国流动,自发地进行直接、真实的互动,「中美对账」「韩国上海热」「甲亢哥中国行」等热点事件都是这一现象的例证。对品牌而言,邀请外国 KOL 制造反差、从生活细节切入打造出海产品等,是可以由此延伸出的新机会。

*「假面」缝合:人们开启「社交伪装」,用不同的临时身份来应对不同场景,构建出一种相对灵活但维持内在一致性的「功能性自我」。这也重新塑造了社交产品逻辑,增加了更具延展性的互动场景和精准推送的可能性。品牌的产品开发也因而需要更多地将承载消费者的社交角色纳入考虑。

赛博告解:越来越多人在互联网上讲述自己的故事,寻求情绪释放,网友以「我也是」相互告解。这一趋势揭示出,用户圈层正在持续细化、隐匿化,品牌因此需要采取分布、共创的策略,以轻量形式嵌入用户真实语境之中。同时,品牌也可重新思考产品在内容中的角色,用情绪换流量。

折叠怀旧:现实世界极速变化,因此「怀旧情绪」变得「快、浅、多、轻」,这对品牌而言,更重要的是创造能容纳共同情绪的目标,而非简单复刻旧物件,同时可以考虑在产品运营过程中,通过怀旧元素软化消费者的心。



人情备考:当代年轻人像备考一样,在互联网上学习人情世故,以应对社交焦虑。这背后反映出,对于新型组织而言,更重要的是构建更加现代化、清晰透明的组织文化,鼓励真正的价值创造而非令人焦虑疲惫的潜规则。

反卷过劳:公司方开始各种形式的反卷,如赶人下班、改进 PPT 汇报等,但实际上又陷入了另一种形式主义。这对于企业主而言,更需要做的是打造「上下班切割」模式,从立意到产品,帮助消费者完成职场身份到自我生活的转变。

徘徊文科:市场对文科唱衰,但同时大众对于人文专家的关注度未曾降低,并且开始思考 AI 时代,人文与技术如何平衡的问题。这对于品牌而言,将文化价值打造成为品牌的精神资产至关重要。

储能养育:传统观念转变,人们的育儿关注点从上名校转向「生命能量」储备,家长们开始注重孩子在情绪韧性、身体力行等各种维度的培养。基于此,教育产品的立意和营销基点可以考虑锚定生命力培养方向。

福利化第三空间:在新型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一改往日「老破小」的样貌,福利型低消费休闲空间兴起。在此背景下,品牌可以尝试与老国企、公共机构进行联名合作,提升消费者信任感,并且将品牌自身进行社会角色、城市角色打造。

②2025 新健康消费生活趋势报告:心理健康认知愈加主动,情绪价值驱动品类扩容

CBNData 发布《请回答·2025 新健康消费生活趋势报告》。报告提出美即健康、轻盈革命、未病先行、精准控养、情绪觉醒 5 大消费趋势,并剖析其成因及表现,揭示行业跨界融合新机遇。



美即健康:人们由眼睛、发丝、嘴唇等具象化展现健康之美。同时,美妆护肤正在与医学健康加速交融,基于此的科学护肤不仅是护肤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品牌未来需要抢占的心智高低。而当消费者追求长期效果,内服外用组合拳式的抗衰方式成为主流。

轻盈革命:体重管理消费市场当前正处阶段性拐点,健康减重增加了营养均衡这一同等重要的原则。此外,具体的食材选择也关乎轻盈目标,新蛋白等科技解决方案带来新的想象空间,糖盐减负和营养补充趋势也推动传统品类加速升级。

未病先行:提前预防疾病成为 35+ 人群的普遍共识,饮食和健康生活习惯成为两大切入点。其中,养生食补成为关键趋势,场景驱动保健品、滋养品消费。对于西式保健品而言,融入中式养生功效成为重要增长因素。数据显示,主打祛湿、补气血的西式保健品呈现出远高于大盘的增速水平。



精准控养:对健康的系统化认知,帮助人们精准定位问题,在日常养护中防止「小病变大病」。例如人居环境对健康影响的受关注度显著提升,驱动居家、办公、户外场景的防护升级需求显现,健康家电、人体工学产品、户外防护硬件等赛道发展,为提高环境「可控性」提供解决方案。

情绪觉醒:当下公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更主动,情绪需求爆发,指引品牌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底层心理需求,将其纳入到产品设计和营销行动当中。例如,宠物经济、潮玩、线下文娱现场等,提供正向情绪价值的赛道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



③2025 年中国情绪疗愈行业研究报告:大众偏好从泛化疗愈转向精准场景需求

艾瑞咨询发布《2025 年中国情绪疗愈行业研究报告》,解析情绪疗愈行业的发展现状,对相关用户进行深入洞察,探寻行业发展方向。



报告指出,在供给侧,当前情绪疗愈行业呈现多元化与创新加速并行的发展态势,参与者涵盖自我疗愈与生活方式提升、数字平台与 AI 心理疗愈、综合线下疗愈机构三类领域。

在需求方面,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有公开数据资料显示,在成年人群中,18-24 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 24.1%,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成为关键的社会问题。

调研数据也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有近五成用户曾被焦虑和压力过大的情绪问题困扰,心理健康受损以 52.79% 的占比位居首位,其次是睡眠质量下降及身体健康问题。

从用户端来看,调研中有七成用户关注情绪疗愈,关注点主要集中于睡眠、解压与松弛感,需求聚焦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及睡眠健康。

大众偏好从泛化疗愈转向精准场景需求。从抖音情绪疗愈话题热度指数来看,「疗愈+」模式成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其中,服装、旅行等生活化领域与疗愈结合后互动量提升显著。严肃心理治疗类内容保持高基数体量,同时,「玄学+疗愈」类话题增速亮眼。

从人群参与情绪疗愈的手段来看,呈现出「即时疏解+长效干预」的情绪管理与疗愈特征。调研中,有 30% 的用户购买和使用过自然疗法产品,35.8% 曾经去过睡眠、按摩、瑜伽、冥想等线下疗愈服务机构。



面向未来,报告指出,在用户侧,情绪疗愈专业医疗需巩固中高收入基本盘,重点突破高知女性服务渗透;技术侧,以人工智能、沉浸式交互、数据驱动与远程医疗为核心的四大技术模块,正成为核心增长引擎;行业侧,预计到 2030 年,行业将进入产品提质阶段,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与医疗资质打通成为关键。

④2025 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年中更新:市场波动成为「新常态」,头尾品牌业务表现差距拉大

贝恩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 Altagamma 联合发布《2025 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年中更新》。报告显示,尽管 2024 年末全球奢侈品市场取得相对较好的表现,但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为全球奢侈品市场造成日益加剧的压力。同时,品牌不仅要面对低迷的消费者情绪,更要应对年轻消费者逐步「祛魅」的局面。因此,市场波动可能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奢侈品行业的「新常态」。

具体来看,以个人奢侈品市场为例,今年一季度市场销售额预计进一步下滑 1%-3%。体验型奢侈品的表现依然显著优于实体奢侈品,各类体验型奢侈品也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例如,豪华酒店一季度表现亮眼,入住率与平均入住时间双双攀升。高端客群对定制化体验展现青睐;豪车消费呈现两极化趋势,超豪华车型需求旺盛,而入门级豪华车市场明显承压。

在定价方面,报告指出,虽然奢侈品整体价位继续延续 2%-3% 的平均增幅,但各品牌通过强化入门级产品的策略,使得在不削弱品牌价值的同时,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

报告也指出,头部奢侈品牌与长尾品牌之间的业务表现差距正在扩大。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领先品牌与落后品牌在相对收入增长方面的差距是 2024 年同期的 1.5 倍。聚焦中国市场,本土新兴奢侈品牌关注度持续升温,此外,户外活动兴起,推动了体验型消费的增长。

人群方面,自 2022 年起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均呈现系统性减弱,超 40% 的品牌搜索量下滑,社交媒体粉丝数量增速暴跌 90%,互动率缩减 40%。品牌需开启新一轮深度创意革新,重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与购买热情。

行业竞争加剧也推动了渠道变化,多品牌买手店等渠道承压,有超过 70% 的奢侈品牌在财政压力的影响下减少了对零售平台的供货,对此,贝恩建议品牌推动转型,深化客户互动,支持新兴品牌,并在消费者购物旅程中提供卓越的服务。

⑤2025 母婴行业白皮书:「孩本位」时代,12 大人群解码分层营销机遇

巨量引擎发布《2025 母婴行业白皮书》,拆解母婴人群需求,通过人群图谱,分析各场景下的细分赛道机遇,并基于抖音生态提出母婴品牌营销方法论。

如今,育儿决策进入「孩本位」的 4.0「精长阶段」,育儿逻辑从 「家长主导」转向 「孩子中心」。有 80% 以上父母认同「平视陪伴」理念,孩子的「开心指数」与身心健康首次与成绩单同等重要。

人们的消费逻辑开始从「只为孩子」升级为「亲子共同体」,父母「自我再精养」需求释放,宝妈产后修复、皮肤管理等品类热度上升。与此同时,分龄精细化成为市场核心趋势。婴童期(0-12 岁)需求呈现 「毫米级」细分:0-3 岁侧重安全防护与科学喂养;3-8 岁聚焦启蒙探索,益智玩具、户外用品需求激增;学龄期则转向学业支持与性格培养。青少年期(13-18 岁)更强调 「放权」,家长将兴趣培养、社交消费的选择权交予孩子,推动潮玩 IP、STEAM 教育、少儿编程等市场受到热捧。

在精细化育儿与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不同育儿观、不同育龄段的育儿群体分化又聚合出不同的需求与偏好。基于此,报告进一步划分出 6 大婴童育儿心智人群和 6 大青少年育儿心智人群画像,为品牌精准触达「人货场」匹配新坐标。以「自在育儿派」为例,这一人群倡导快乐育儿,以理性决策促进轻量化育儿,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消费中倾向于性价比好物,拒绝支付不必要的溢价。



此外,围绕这 12 大母婴人群,报告也以「决策速度 × 育儿观念」为坐标,形成了一套「养娃坐标系」,针对不同人群差异化匹配场景和商品心智,为品牌提供了一份落地的分层营销图谱。



本周优秀案例精选
本周入选的有 Apple、高洁丝、欧莱雅等 7 个品牌。





公司机构和个人投稿,或者对于栏目的升级有更多建议,欢迎联系栏目主编 Juni(juni@socialbeta.com)。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内容合作伙伴和读者加入荐读,让更多有价值的好内容被更多人看到。

发布于:2025-07-27 14:21

营销周报  报告  年轻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