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小孩水平吧!」
跑道上、篮球场上、滑板课上……总能听到大人们这样说。「也就小孩水平」仿佛成了一句心照不宣的自我调侃,用来形容能力有限、技术尚不成熟的状态。
但,这一届小孩哥小孩姐,可真没大人们想得那么简单——小孩搞运动,也可以很专业!
正是看到了这股崛起的力量,天猫以「也就小孩水平」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儿童运动品类活动,从海报到 TVC,天猫通过真实运动场景和专业的儿童运动装备,展现出小运动员们在跑道、球场、滑板场上的专注姿态,并由此出发重新探讨「专业」在儿童运动中的真正含义。
天猫希望借此为孩子们的「专业性」正名,让「儿童运动」成为被看见、被重视的社会议题,一起推动构建一个更专业的「儿童运动友好社会」。
「小孩水平」是什么水平?
如今的儿童运动,早已不是成人运动的「附属品」。孩子们拥有自己的赛道,并在其上不断刷新着专业的边界。
越来越多的孩子站上青少年田径联赛、少儿网球赛、滑板公开赛的专业舞台,甚至走向国际赛场,展现出不容小觑的运动实力。与此同时,这一代的父母也在悄然转型,成为「一种很新的家长」。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心力,鼓励孩子尝试多元运动,也乐于发掘各类小众运动。近年来,诸如斯巴达勇士儿童赛、少儿跑山等赛事逐渐受到追捧,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天猫正是捕捉到了这个转变,提炼出「也就小孩水平」这一充满反差与共鸣的沟通主题,作为创意切入点。这句曾经带着自谦甚至自嘲色彩的话,在今日的语境中,反转成为对孩子专业实力的高度褒奖。

在天猫发布的海报中,孩子们在专业运动场景中的表现令人过目难忘:篮球小将完成后仰跳投,动作干净利落;跑道上的小选手起跑姿势标准,眼神笃定;网球少女挥拍有力,姿态精准……他们神情专注、动作娴熟,与「也就小孩水平」的主题形成巧妙的反差,也传递出自信坚定的运动精神。
视频则用极具反差感的方式,更进一步硬核还原了运动场上被小孩哥小孩姐秀一脸的瞬间 :

你以为只是在场边帮忙捡球的「小孩哥」,其实早已能够丝滑运球、默契配合;

看似对墙练习的「初学者」,实则是基本功扎实、正在花式炫技的「小孩姐」…

一连串快节奏的镜头切换中,孩子们的专业实力已经尽数体现,谁看了不说一句「原来这就是小孩水平!」
同时,在海报与视频中,我们也能清晰看到各品牌为孩子们提供的专业装备支持。例如安踏儿童的轻量鞋面技术、李宁儿童的云缓震科技等,均在具体运动场景中被自然呈现。通过场景化种草,天猫生动带出了货品的功能亮点,也强化了「专业运动需要专业装备」的消费心智。

而在传播层面,天猫通过精准目标人群覆盖,整合户外广告、媒介资源与站内曝光,并结合产品联动、社群运营与品牌端动作为一体的多维营销策略,与新一代父母建立了有效的情感联结,进一步夯实了「儿童运动,专业当道」的主张。

儿童运动,用专业回答未来
重新定义小孩水平的下一步,是对儿童真正需求的重新思考,天猫的营销也由此进入了更深层的第二阶段,将传播声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业标准与专业实践,构建一个完整的儿童运动生态。
随着全民运动风起,儿童运动也进入到大众视野,尤其是近几年,人们普遍意识到运动对儿童成长健康起到的积极作用,将其视为重要议题,并通过一系列法规来保障儿童运动时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运动装备赛道,已成为国产运动品牌共同关注的新风口。中国儿童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级别,近五年复合增长率约 15%,线上消费占比近半。天猫也把「户外儿童出行」列为 2023 年六大新百亿赛道之一,儿童运动类产品增长迅猛。
然而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问题也逐渐浮现。一方面,当下儿童运动装备标准供给不足,现行标准更适用于休闲运动场景,专业运动品类标准相对空白,甚至存在与成人专业运动装备共用一个标准的情况,这导致了市面上大多数儿童运动装备仅仅是成人款的「缩小版」,缺乏针对儿童身体特点和运动需求的专门设计。
另一方面,不少家长缺乏对儿童健康知识和专业运动装备的科学认知,缺乏针对运动强度的专业装备选择。因此,在过去的市场中,具备专业功能,又兼顾儿童使用场景的多元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这一背景下,天猫追溯问题症结在于「专业」二字,着力践行「儿童不是成人缩小版」的理念,携手品牌基于儿童运动过程切实的用户需求,打造更适合中国儿童的运动鞋服和装备。
那么,如何破局?天猫选择从销售端反向推动生产端变革。
天猫联合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儿童运动鞋入手,充分发挥平台资源整合优势,联合耐克、安踏、李宁、特步、361°、中乔体育六大头部运动品牌,共同组建起国内领先的儿童运动鞋标准化创新联合体,突破性推出《儿童运动鞋》团体标准。该标准在材料安全性、设计科学性、标识规范性、感官舒适性、产品耐用性、功能拓展性六个维度实现了全面升级,并于 2024 年成功落地,为儿童运动鞋领域树立了兼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的技术标杆。
同时,天猫进一步通过「黑金标、金标、银标」三级标识体系,将专业标准转化为消费者一目了然的选购指南,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可靠的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天猫不仅看到了儿童装备之间的微妙差异,更看到了地区之间的资源不均衡,并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
有数据显示,近七成的乡村学校体育场地未达标,设施设备陈旧单一,难以满足学生跑步、球类等基础运动需求,限制了学生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更影响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面对这一现状,天猫母婴携手阿里巴巴公益与爱德基金推出「跑道新生」公益项目,旨在为乡村儿童建设功能完备符合标准的体育场,激发儿童对体育的兴趣,增强体质,培养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项目自 5 月份上线以来,已经完成第一期的筹备,即将为欠发达县域的 17 所乡村学校带去更专业的运动场所和多功能运动区域,并为他们开设「大师体育课」。这不仅是一次「跑道」的焕新,更是「儿童运动新生」的起点。

同时,项目也创新引入「公益宝贝」机制,汇聚商家与消费者力量。此前该项目已集结了 6.8 万商家,共有 430 万商品参与其中,消费者每完成 1 笔指定订单,即可自动参与捐赠,用低门槛、可持续的公益模式,形成了良性的善意循环。而这一次,天猫同样将「跑道新生」公益项目融入儿童运动品类活动之中,开启第二期项目,吸引了更多的品类商家和公益宝贝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推动运动普惠。
在这个专业生态的构建中,专业人士的权威背书亦成为关键一环。

体操奥运冠军李小鹏的加盟,为项目提供了专业与情感的双重加持。作为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体操运动员,他的形象是对「专业性」的最佳诠释;而作为父亲,他与女儿奥莉从体操、芭蕾到专注花样滑冰的训练历程,生动展现了专业运动从儿童启蒙到坚持的全过程。运动员与父亲的双重身份,让他的背书既具专业性又充满亲和力。

此外,天猫还集结儿童运动的品牌高层和主理人们,以「儿童运动用专业回答未来」的宣言传递行业共识。从标准制定到公益实践,从权威背书到行业联动,天猫通过系统性的布局引领儿童运动的专业化趋势看,让「儿童不是成人缩小版」的理念真正落地,为儿童运动的安全与发展构建起全方位的专业护航体系。

天猫迈向「儿童运动友好型社会」
围绕「专业」这一核心,天猫成功汇聚四股关键力量:作为推动者的电商平台、作为供给者的儿童运动品牌、作为载体的专业装备,以及作为代言人的儿童运动大使,共同构建出「平台引领、品牌响应、家长信赖、儿童受益」的新格局,实现从商业价值到社会价值的有效跃升。
整体来看,天猫的策略沿两条主线同步推进:
◇ 提升供给标准,响应家长消费痛点
天猫作为平台方,率先打破行业「无标可依」的困境。推出的儿童运动鞋新标准不仅是技术规范的升级,更是对「儿童本位」理念的落地。当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在产品研发中遵循「儿童不是成人缩小版」的原则,整个行业开始从源头上回归专业主义,天猫实现了对产业发展的深度赋能,承担起定义品质、引领方向的社会责任。
而耐克、安踏、特步等头部品牌的深度参与,则带来的是各自在功能科技上的研发积累与技术壁垒。这些品牌不仅提供专业装备,更将多年积累的运动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儿童产品,真正实现了「专业运动科技向下兼容」。
◇ 推动运动普惠,保障儿童运动机会
在革新产品标准之外,天猫更深层的考量在于运动的普惠性。「跑道新生」公益项目应运而生,旨在让乡村儿童也能享受到专业、安全的运动机会。
它不仅停留在传播层面,而是深入产业根源与资源分配环节,从制定标准解决产品专业性问题,到通过公益项目弥合城乡运动资源差距,再到联合品牌举办赛事搭建成长舞台,天猫通过商业与公益的双轮驱动,让平台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形成良性闭环。当消费者在天猫选购一件儿童运动商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一件产品,更是对儿童运动专业化发展的认同与支持。
对天猫而言,「儿童运动友好型社会」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或遥远的目标。它正落地于日常,通过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从身体与心理层面与他们产生深度共鸣,在每一件专业的运动装备、每一个安全的运动场景、每一场激情的运动比赛中,悄然生长,持续推进。
天猫儿童运动,正走在这场社会共建之路的前列。
© 本文系 SocialBeta 作者原创,著作权归 SocialBeta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